但光環背后也有尷尬。四川的農產品初加工率僅64%,低於全國6個百分點﹔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為1.89︰1,低於全國平均水平。
如何擺脫靠資源稟賦“賣原料”“賣初級產品”的被動局面?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,經濟和信息化廳圍繞“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”這一主題,通過走訪調研、座談交流等形式,問計於企、問需於企。調研組從一袋小酥肉的“破圈”之路中獲得啟發,探尋解決之策。
釋放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發展潛力
“去年我們的小酥肉產品銷量超過15億元,今年的目標是17億元。”近日,經濟和信息化廳調研組來到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,該公司黨委書記張吉祥捧出兩座獎杯,分別是在近期的一次預制菜行業評選中,美好農家小酥肉、美好肥腸系列產品所獲的冠軍獎杯。
在熱鬧的預制菜新賽道,小酥肉獨樹一幟,成為川味預制菜的第一大單品,也是四川推進豬肉精深加工的典型案例。
“從生鮮豬肉到爆品小酥肉,你們是如何成功轉型升級的?”調研組向企業尋求發展秘籍。
張吉祥介紹,早在2018年,公司就開始布局預制菜這一賽道,嘗試開發了多種產品。其間,也有失敗的案例。“小酥肉之所以能夠成為現象級超級大單品,成功的關鍵還是依托新希望高品質的供應鏈,當然也包括我們持續的研發投入。”據了解,美好農家小酥肉產品開發過程中,光是在豬肉原料的選擇上就反復嘗試了34種,連裹豬肉的蛋液都進行了28次修訂。
大企業有供應鏈和產業鏈優勢,向精深加工轉型相對容易,但四川面臨的問題是農產品加工行業小微企業多、規模企業少,如何引導小作坊轉型升級?
在鐵騎力士食品有限責任公司,調研組找到答案。作為鏈主企業,該公司近年來積極轉型預制菜新賽道,通過收購、並購等方式聚集了一群本地特色品牌,植入企業的管理模式為中小企業賦能。其中,公司於2016年合作的品牌“土門趙鴨子”,營業收入相比當初翻了10倍。
“以前說到豬肉精深加工,都是臘肉香腸、火腿腸等相對傳統的產品,小酥肉從無到有,闖出了川味預制菜的新名片。”調研組相關負責人表示,從小酥肉的成長中可以看出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塑產品鏈、技術鏈,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發展潛力將進一步得到釋放。
建優勢特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
持續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,四川提出,實施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計劃,學習河南等地經驗,建成一批優勢特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,打造更高水平農產品加工“天府工廠”。
具體從何處著手?結合前期調研情況,經濟和信息化廳調研組基於全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特點和挑戰,以及四川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實際,提出一系列發展模式,包括原料帶動模式、來料加工模式、設計賦能模式等。
“這些模式是我們根據四川特色和市場需求,分門別類歸納的發展方向,方便各地找准定位,精准培育產業。”調研組相關負責人介紹,其中,原料帶動模式是指依托本地優勢農產品原料,延伸產業鏈價值鏈,培育和引進加工企業,形成一批以本土原料為基礎的特色產業。“支持企業圍繞原料基地建設儲藏、保鮮、烘干、清洗分級、包裝等‘第一車間’,提升農產品初加工整體水平。”
“這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。”鐵騎力士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未來將全力沖擊預制菜新賽道,帶動更多本地原料企業抱團發展。
今年初,四川出台10條措施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。調研組表示,下一步將持續兌現相關支持政策,以推動預制菜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,打造更高水平農產品加工“天府工廠”,打響“川字號”農產品品牌,大力提升產品附加值,助力全省食品輕紡產業提質倍增。